【探究】能源互联网:你所不知的发展之道
来源:中国信息界 2015/10/16
2015年9月26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了题为《谋共同永续发展做合作共赢伙伴》的重要讲话,提出“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,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”。这32个字对致力于能源改革和寄望“牵手”能源“大咖”的信息产业可谓是“千年等一回”的好机遇。但要想把握住机遇,还要搞清楚为什么倡议探讨能源互联网?什么是能源互联网?能源互联网能给我国能源结构、经济方式带来什么改变?怎么发展能源互联网等问题。
国务院参事、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能源领域兢兢业业几十年,可以说大半辈子都在研究我国能源的发展问题,也是最早呼吁我国要发展能源互联网的专家之一。为此,《中国信息界》特专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为读者答疑解惑。
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
自德国工业4.0概念席卷中国以来,能源互联网一直被热议,但对于什么是能源互联网却是各说各话,没有一个定论。习近平在这个时候提出“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”意义重大。
徐锭明接受《中国信息界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探讨构建能源互联网是明确能源发展之“道”。他认为,从2014年习近平提出四个能源革命时,就是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迈进的开始,2015年是关键。这时,习近平提出“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”对我国探讨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及能源革命意义重大。“能源互联网‘喊’了这么多年一直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。但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美国的讲话,关于能源革命和能源互联网有了新认识、新提高。”
对着对于这32个字一脸茫然的记者,徐锭明说,“要想理解习近平‘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’这一句话的意思,不能只看这次讲话,要结合:9月25日,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时‘强调需要在本世纪内进行全球低碳转型’;9月28日,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,发表《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》讲话时指出,要构筑尊崇自然、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。同时表示,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,必须呵护自然,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。要牢固树立‘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’的意识,坚持走‘绿色、低碳、循环、可持续发展’之路,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,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;以及去年6月,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能源消费、能源供给、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‘革命’时要求,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,立足我国国情,紧跟国际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,以绿色低碳为方向,分类推动技术创新、产业创新、商业模式创新,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,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。审时度势,借势而为,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等讲话内容一起学习研究,挖掘其背后的深意。”
徐锭明表示,习近平这一系列讲话层层递进、丝丝入扣,从文化、哲学、思想、战略的角度指出能源革命的方向,提出探讨能源互联网的战略。从这些讲话摘要中,我们不难看出能源互联网的目的是什么,是建设能源生态体系,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。
看来,探讨能源互联网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,全面、系统地学习、分析能源的发展轨迹,才能理清“倡议探讨能源互联网”背后的深意和能源互联网发展之大势。
寻找能源互联网发展之“道”
既然能源互联网有这么重要的意义,那么,如何发展?如何定义?
徐锭明说,能源互联网的初衷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、提高能源效率、节约能源,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。“前些年,我曾对互联网下过定义,写过一首打油诗‘天上一片云,地下端相连,恢恢织成网,服务你我他。’也曾经讲过,什么是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。”而发展能源互联网,不能单独的个体发展,徐锭明表示,应与21世纪几大科技趋势,新材料、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信息技术等协同发展。
对于未来如何定义能源互联网?徐锭明表示,能源互联网既要具有“横向多种能源互补;纵向能网荷储协调;能源信息两流同步;数据管理处处实现;人机对话事事智能;终端电能不断扩大;再生替代普遍适用;能源生态生生不息。”的涵义。”还要“具备五大特征:一是可再生特征。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能量来源;二是分布式特征。未来每个分布式微型能源网络将构成能源互联网的节点;三是互联特征。要将分布式发电装置、储能装置和负载组成的能源网络互联;四是开放特征。对等的,扁平的,能源双向流动的能源网络,使发电装置、储能装置和负载装置能够即插即用;五是智能化特征。今后处处是数据,时时用计算,万物互联网,无处不智能。互联网中的能源的生产、传输、转换和使用都应具备智能化的要求。”最后,才能实现“人人享受智能生活;人人个性充分满足;人人自由全面发展,人人成为自然成员。”的目标。
对于目前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,徐锭明表示,还处于起步阶段,也不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单纯技术方面的能源互联网。他告诉记者发展能源互联网就像《易经》里说的“行而上者谓之道,行而下者谓之器”。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寻找能源互联网的“道”,也就是信息化领域所提的“顶层设计”。
在寻找能源互联网发展之“道”时,“要站在未来的角度看能源问题。只有用未来的眼光,我们才能对发生在中国以及世界的变化做出准确的预判。”谈到此处,徐锭明加重了语气说:“改革开放30年以来,我国能源的发展没有跟上形势。30年来,在世界能源发展中,我们曾经认为的,多少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多少不可能变成了现实。前几年,提能源互联网的时候,业界还有些同志认为不可能”。对此,徐锭明强调,探讨能源互联网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。互联网时代,生产方式在变,生产关系在变,经济模式在变,社会关系在变、生活方式在变、思维模式也在变。目前,我们是生活在一切都有可能的时代。能源领域的工作者不能不变。他表示,能源互联网的未来是“数据重构世界,流量决定未来。”
发展能源互联网试点先行
寻找到能源互联网之“道”后,应如何发展?徐锭明表示,河北省张家口已经在探索践行了。
国务院7月4日印发了《关于积极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互联网+”行动),指出“互联网+”智慧能源要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,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推动节能减排。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,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,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。加快发电设施、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,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7月2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河北省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,这意味着张家口通过先行先试进行一场“能源革命”的生动实践,率先打破制度藩篱,探索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。
徐锭明表示,河北省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是配合“互联网+”行动的战略部署,也是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方向。它的意义在于即找出“能源革命的突破口”,又指出“未来能源结构调整的大目标,还是“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”和“美丽中国建设的‘小型张’”。
在示范区的效应下,能源互联网的“道”会越来越清楚。据悉,为落实“互联网+”行动,国家能源局近期也将要在某个地方设立智能电网示范区。对此,徐锭明说,前不久,他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能源发展现状。一起考察的专家认为,在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条件下,阿拉善有可能实现100%利用可再生能源,100%输送可再生能源,形成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基地,有成为试点、示范的可能。
然而,发展能源互联网不可能全面开花,一蹴而就,目前,试点、示范是能源互联网起步阶段的重要发展方式。
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,徐锭明还提出,分布式能源和储能是发展重点。他表示“互联网+”行动多次提出分布式能源,并提出要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。要求建设以太阳能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。突破分布式发电、储能、智能微网、主动配电网等关键技术,构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、管理技术平台,使电力设备和用电终端基于互联网进行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,实现分布式电源的及时有效接入,逐步建成开放共享的能源网络。
另外,对于储能,他表示,与能源相关的节能减排、绿色发展、可再生能源规模利用、地区能源安全、能源互联网、社会智能化六个方面都离不开它。他说,未来电力能源的特点是即发即送即用,只有把能源和智能结合在一起,才能真正实现能源互联网。
人才是发展能源互联网的难点
对于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难点的问题,徐锭明表示,“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是人才,难点也是人才。”
徐锭明指出,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化石时代走向可再生能源时代,确保本世纪人类结束化石能源的使用。这也就是说,能源互联网在“革”化石能源的“命”。这些能源发展问题已经足够让能源系统的人着急上火,哪还顾得上培养专业人才。而对于刚刚起步的“互联网+”时代而言,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即专能源又专互联网的人才。因此,能源互联网急需各种跨界人才。
对于如何解决人才难题?徐锭明表示,能源系统自己要抓住我国能源互联网起步阶段的机遇,不带有任何偏见地学习、研究互联网,提升自身能源互联网的专业水平。建议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,向世界学习,从而使得能源互联网技术、设备、能力建设、管理上有大幅度提升。同时,他还提出,大学院校要设置能源互联网,“互联网+”等相关专业及课程,为能源互联网培育出专业人才。
不只是人才难得,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发展,信息采集的问题、信息通道的问题、传感器问题、联网问题、大数据问题、云计算问题等都会扑面而来。不过,这些都是能源发展、变革以及发展能源互联网时不可避免的问题。徐锭明表示,希望政府与能源企业进一步探索如何与社会合作,解决现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缺人才、缺技术、缺资金、缺渠道,缺经验的问题。
最后,徐锭明强调,探讨构建能源互联网是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、推动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。然而,目前,仅仅是开始探讨,未来还任重道远,需要各国加强合作,创建能源互联网美好的明天,同时,要准备好从容迎接后煤炭时代的到来。